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等发展目标,定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政策信号与财政、货币工具的协同发力深刻影响着金融市场的运行。如何解码宏观政策信号?如何把握当前宏观经济与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新动能?
近日,10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在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第一期“浙大金融沙龙”上,围绕“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新动能、新特点、新预期”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开启了一场深度思想碰撞。
财政从投资端向消费端切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总监钱美君认为,目前中国处在后发经济的追赶期的后半期,国内需求有较大可以挖掘的潜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实现经济较高速增长,新能源和AI等技术革新的有效利用也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新动能发展的情况,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指出,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新动能的发展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政策也进一步向科创领域倾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即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目前占GDP的比重已从2016年的15%左右抬升至18%以上。DeepSeek等AI和大语言模型的突破式发展,也使围绕经济领域的宏观叙事逻辑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袁海霞指出,“科技的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对就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财通证券(601108)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认为,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较以往正在加大,从被动顺周期转向主动逆周期调控,例如将赤字率提升至4%左右、灵活使用特别国债等。财政投向也逐渐从投资端向消费端切入,由基建投资转向消费补贴和公共服务。
谈及年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与2008年“适度宽松”政策基调突出“宽松”并大幅降准降息和信贷扩张的情况不同,此次政策基调更偏重“适度”,以结构性政策工具创新和应用为主,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并关注资产价格稳定。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局势同样影响着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中韩人寿资管部投研负责人潘浩结合美国市场情况和海外宏观环境指出,美国零售和消费信心指数双双预警,美国经济下行迹象明显,而经济下行一定会带来弱美元的格局,需关注美元信用裂痕下全球资产的转移。
下一步,全球资本流向何处?潘浩指出,目前亚太市场中,中国香港地区资本流入迹象明显,或成为资金避险目的地,而其他新兴市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股市,则显现出资本持续撤离的局面,须警惕全球化退潮下新兴市场脆弱性的集中暴露。欧元区重点关注德国市场,德国政府赤字率较低且放宽“债务刹车”限制开启财政扩张后,可能吸引资金回流,后续值得持续关注。
宏观政策进一步向市场传导
从市场端来看,宏观政策释放的信号必将进一步传导,呈现在股票、理财、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的各项业务表现上。
袁海霞指出,从存量债券市场来看,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债券市场资金流向多元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持续优化融资机制、创新融资工具,并在普惠、养老和数字金融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体现出债券市场对宏观导向的响应。
永安期货(600927)研究中心副经理金逸宁结合期货市场表现分析指出,随着宏观经济格局的变化,大宗商品品种间的需求差异出现分化。例如,同为黑色品种的螺纹和热卷两种钢材,因分别用于地产、基建和制造业、出口领域而产生需求的两极分化,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正由地产驱动向制造业、新能源等行业驱动转型。集运和化工品的表现则体现出国际形势和海外产业链转移的影响。
华泰证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柳柏桦观察一二级市场情况并指出,近期市场投资逻辑有所转变,投资者中显现出淡化宏观分歧转而关心结构性机会,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的特点。港股方面,从资金流向上看,南向资金炒港股,同时港股IPO热情高涨。美股方面,投资者情绪分化,跟风转投A股和港股具体资产者有之,坚定通过ETF或跨境私募管理人配置资产者也有之。
理财投资经理何凡指出,年内理财市场正面临“资产荒”下的转型挑战,主要体现为城投债收益骤降、同业存款利率走低等高息低波动资产的消失,理财市场被迫进入“低息高波”的环境,需要提升信用风险定价能力、探索违约工具与交易策略等。
从防范化解风险的角度,浙商资产研究院总经理冯毅指出,房地产风险、中小银行风险和地方债风险相互交织,防范化解风险的市场化机制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实践路径仍有较大探索空间。
降准或先于降息落地
“从政策角度来说,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的三大风险和挑战中,预期的转弱是经济周期下行的重要因素。市场预期应该是短中期经济运行最敏感的因素,对政策而言,研究预期和预期管理非常重要。”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邬介然直言。
邬介然介绍,在预期管理中,信号效应、央行的沟通策略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关系都可能对市场预期带来较大影响,需要结合跨学科的工具优化政策设计,使用更细节、更丰富的微观数据来测度宏观的变量,尤其应当关注异质性预期与信息传播的核心节点。
董希淼也谈及市场预期引导的重要性,基于2008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时的调整情况,本轮市场对于降准降息预期较高。结合当前银行息差压力、稳汇率需求和债市流动性情况,降准或先于降息落地。在政策表述上,央行也多次使用“择机”等词,体现了对于市场预期的引导。
具体到债券市场,袁海霞指出,当前债券市场仍存在供需错配与结构失衡矛盾,制约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成效的发挥。
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袁海霞认为,债券市场需通过制度创新、工具适配和风险管控,更好地服务新动能培育,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立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加大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发挥信用评级风险揭示等作用。
钱美君则提出“破局思维”,直言需要包括市场在内的多方进行自我革新。
“在新的阶段需要有新的思维,需要对此前的成功模式更新迭代,从数量型发展走向质量型发展。”钱美君指出,“在政策方面,需要保持流动性、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风险化解,从发展型改革走向治理型改革。企业方则需进行高质量投资按天配资杠杆,精准匹配市场需求,以摘取‘高枝’的果实。”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富牛证券_杠杆配资网_交易配资网观点